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是什么目录
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是什么
根据搜索结果,目前并不存在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的固定下一句,不过这句谚语的字面意思是把某人请来家里容易,但要将其送走就难了。有些人、有些势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请来帮助办事,只怕更生事端。这反映了一个人生哲理,提醒我们在做出行动时需要深思熟虑。
请神容易送神难,难缠贵,十二生肖里指的是那个?
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的意思是:到店里去请(买)一个神像很容易。
但是家里人事不顺利要送走瘟神却很困难。
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最早出现在唐代安史之乱时,中央为了平定安禄山、史思明的叛军,但自己军力又不够,就请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回鹘的来帮忙平乱。
少数民族见泱泱中华有利可图,变欣然前来。
但等到叛军平定后,却并不愿意退回北方。
伸手向唐王朝要钱要粮,给军费、女人等等。
由于唐王朝才给安史之乱弄得精疲力尽,哪能满足他们那么多无理要求,结果回鹘兵又血洗长安,少杀抢掠,把唐的都城搞得乌烟瘴气,也不得不再次出逃。
为了平定内部的祸乱,请来外面的回鹘兵,结果弄得不成样子,就是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了,比喻有些人、有些势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请来帮助办事,只怕更生事端。
请佛容易送佛难什么意思
“请佛容易送佛难”这是俗话,意思是:
请了一尊佛来供俸,请来了放著也没什麼问题,倒是想撤下的话说什麼都有些担心疑虑,或是不知该如何做才恰当。
比喻请人来的理由相对简单,但是当想请对方离开时比较难开口,很难找出合适的理由,容易得罪他人。
为什么过春节有接神和送神的习俗?
东北有句老话:请神容易送神难。
这里的请神和送神,其实不是东北年俗里的接送神,而说的是萨满跳大神的程序,以后有机会给大家介绍。
关于接神的年俗,我曾在 《东北年俗记忆》 中有过描述。
文中这样写道:“夜幕降临了,到了家家接神的时间。
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,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过年。
接神的地点在村里的十字路口。
去接神的时候需要拎一盏灯笼,拿一撮香和一些纸钱。
到达十字路口后,把香点燃插在雪地里,再把烧纸点燃烧掉。
然后冲着西南方向跪地磕头,嘴里念叨:“老祖宗回家过年了”。
然后起身,大人拎着灯笼带孩子们往回走。
回去的路上不许说话,大概是因为老祖宗跟在身后,怕惊扰了祖先。
”
说到接神,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个笑话,这是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。
说的是有一家过年去接神,待在十字路口鬼神聚集的地方上好香燃烧了纸钱磕罢头,大人们带领孩子起身准备带领一众祖宗回家过年的时候,照例说了一句:“老祖宗回家过年啊”!
然后大人带着孩子从地上爬起来,转身往回走。
这是,突然后面传来一句:你们先走吧,马上到!
祖宗突然显灵,吓得谁也没敢回头看,大人带着孩子就往家里跑。
回到家后,据说大人仍然双腿发抖,祭祖的仪式也没有进行,倒在炕上好几天没起来,竟然被吓出一场大病。
后来村里人传出去谁家接神老祖宗显灵了,把后代人吓出病来了。
然后有人出来说是他路过十字路口,看到某某家在接神,顺口说了一句:你们先走吧,马上到!
被吓出病的人听说以后,病也就好了。
吓唬人的人从此被很多村民所厌恶。
接神祭祖这么神圣的事儿,怎么能开玩笑呢!
东北农村接送神的习俗,应该不是关外满族人、女真人等当地原驻民的习俗,而应是那批闯关东的关里人带过来的年俗。
我小的时候,村里过年供奉祖宗,有的人家供到初二撤供,有的初三撤供,有的初六撤供,还有的人家供奉到正月十五撤供。
老祖宗被接回来过年后,待年过去了,还要被送走,也就是所谓的送神。
送神也是夜晚时分。
一般要晚上七点以后,讲究早接晚送,让老祖宗在家多待一会儿,和家人们多团圆一段时光。
送神时,要煮饺子上供,让在家过年的祖宗吃最后一顿饭。
开饭前,仍然要点燃蜡烛,上香,再用铁盘子倒点白酒用点燃,表示老祖宗喝最后一顿酒。
待蓝色的火焰燃烧完毕后,由爸爸带着孩子们给祖宗磕头,在祖宗面前烧几张纸,应该是给祖宗拿的路费钱,然后拎着灯笼,大人们带着孩子,祖宗跟在后面,前往接祖宗的十字路口送祖宗。
到了以后,再上香、烧纸,然后面向西南方向磕头,嘴里念叨“老祖宗来年再回来!”
起身回家,路上仍然不说话。
到家以后,女主人已经把供品撤下来,这时要把糖块、水果分给孩子们吃,据说吃供果不仅消灾免难,还能身体健康。
一个家族里有几个男孩的,只在一家供奉祖宗,一般是长子长孙。
如果老人和最小的儿子过,家谱就随老人在最小的儿子家存放和供奉。
每逢过年,其他几个兄弟都会拿些供品到保存家谱的哥哥或弟弟家,给老祖宗上供,回来祭拜祖先。
我家是初三送神的。
每年我都会在初二从城里赶回哥哥家,不能接神,送神是必不可少的。
今年送神和每年不同。
今年家里的炕头没有了妈妈,妈妈的相片被摆上了供台,妈妈的名字被写上了家谱,妈妈被儿孙们接回来过年,然后又被儿孙们送走。